联系热线
简单直接的回答是:有用,但其效用的大小和认可度取决于您所在单位(尤其是高校、科研院所或企业)的具体职称评审细则。
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为您详细分析,并提供一些实际操作建议。
国际专利的象征意义:获得一个发达国家的发明专利授权,其审查标准严格,创新性要求高。这本身就是对您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的一种国际认可。在职称评审中,这可以作为一个强有力的“业绩成果”,证明您的研究不仅在国内,在国际上也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价值。
弥补国内专利的不足:有时,国内的发明专利审查周期较长。如果您已经有一个授权的比利时专利,可以作为您研究成果已经得到验证的佐证,尤其是在申报职称时,国内的专利申请可能还处于公开或实审阶段。
单位政策的开放性: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,特别是那些追求“双一流”建设、注重国际影响力的单位,正在将海外专利纳入评价体系,以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国际化布局和成果转化。
通常在国内职称评审中,专利的“价值”排序大致如下:
中国发明专利:黄金标准。审查最严,创新性要求最高,几乎所有单位都高度认可,权重最高。
国外发明专利(如比利时、美国、欧洲专利局专利等):优质替代或补充。其价值取决于单位政策,通常被认为质量不低于甚至高于国内专利,但必须确认政策允许。
中国实用新型专利:普遍认可但权重较低。注重技术方案的形状和结构创新,审查较宽松。很多单位规定需要多项实用新型才能抵一项发明专利。
外观设计专利:权重最低。通常与技术创新关系不大,在很多单位的评审中作用非常有限。